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嚴郢
相關(guān)人物:
共 3 位
。
共 3 首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jīng)略使元君表墓碑銘
唐 ·
顏真卿
四言詩
嗚呼??上г赵?。君諱結(jié)。字次山?;始抑伊伊x激文武之直清臣也。蓋后魏昭成皇帝孫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孫。自遵七葉。王公相繼。著在惇史。高祖善祎?;食袝脊倮芍谐I娇す?。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令。襲常山公。祖利貞?;敉醺畢④姟kS鎮(zhèn)改襄州。父延祖。清凈恬儉。歷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閒輒自引去。以魯縣商馀山多靈藥。遂家焉。及終。門人謚曰太先生。寶應(yīng)元年追贈左贊善大夫。君聰悟宏達。倜儻而不羈。十七始知書。乃授學(xué)于宗兄先生德秀。常著說楚賦三篇。中行子蘇源明駭之曰。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語。難哉。然世自澆浮。何傷元子。天寶十二載舉進士。作文編。禮部侍郎陽浚曰。一第污元子耳。有司得元子是賴。遂登高第。及羯胡首亂。逃難于猗玗洞。因招集鄰里二百馀家奔襄陽。元宗異而徵之。值君移居瀼溪。乃寢。乾元二年。李光弼拒史思明于河陽。肅宗欲幸河?xùn)|。聞君有謀略。虛懷召問。君悉陳兵勢。獻時議三篇。上大悅曰。卿果破賊。朕憂遂停。乃拜君左金吾兵曹。攝監(jiān)察御史。充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仍于唐鄧汝蔡等州招緝義軍。山棚高晃等率五千馀人。一時歸附。大壓賊境。于是思明挫銳。不敢南侵。前是泌南戰(zhàn)士積骨者。君悉收瘞??淌⒈怼C话?。將吏感焉。無不勇勵。璽書頻降。威望日崇。時張瑾殺史翙于襄州。遣使請罪。君為奏聞。特蒙嘉納。乃真拜君監(jiān)察。仍授部將張遠帆田瀛等十數(shù)人將軍。屬荊南有專殺者。呂諲為節(jié)度使。諲辭以無兵。上曰。元結(jié)有兵在泌陽。乃拜君水部員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諲節(jié)度判官。君起家十月。超拜至此。時論榮之。屬道士申泰芝誣湖南防禦使龐承鼎謀反。并判官吳子宜等皆被決殺。推官
嚴郢
坐流。俾君按覆。君建明承鼎。獲免者百馀家。及諲卒?;次鞴?jié)度使王仲鼎為賊所擒。裴茂與來瑱交惡。遠近危懼。莫敢誰何。君知節(jié)度觀察使事。經(jīng)八月。境內(nèi)晏然。今上登極。節(jié)度使留后者例加封邑。君遜讓不受。遂歸養(yǎng)親。特蒙褒獎。乃拜著作郎。遂家于武昌之樊口。著自釋以見意。其略曰。少習(xí)靜于商馀山。著元子十卷。兵起。逃難于猗玗洞。著猗玗子三篇。將家瀼濱。乃自稱浪士。著浪說七篇。及為郎。時人以浪者亦漫為官乎。遂見呼為漫郎。著漫記七篇。及家樊上。漁者戲謂之聱叟。(闕八字)又以君漫浪于人間。或謂之漫叟。歲馀。上以君居貧。起家為道州刺史。州為西原賊所陷。人十無一。戶才滿千。君下車。行古人之政。二年間。歸者萬馀家。賊亦懷畏。不敢來犯。既受代。百姓詣闕。請立生祠。仍乞再留。觀察使奏課第一。轉(zhuǎn)容府都督兼侍御史本管經(jīng)略使。仍請禮部侍郎張謂作甘棠頌以美之。容府自艱虞以來。所管皆固拒山谷。君單車入洞。親自撫諭。六旬而收復(fù)八州。丁陳郡太夫人憂。百姓詣使請留。大歷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衛(wèi)將軍兼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陳乞者再三。優(yōu)詔褒許。七年正月朝京師。上深禮重。方加位秩。不幸遇疾。中使臨問者相望。夏四月庚午。薨于永崇坊之旅館。春秋五十。朝野震悼焉。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業(yè)。名雖著而官未立。以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于魯山青嶺泉陂原。禮也。嗚呼。君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見重于今。雖擁旄麾幢???cè)钟谖鍘X之下。彌綸秉憲。對越于九重之上。不為不遇。然以君之才之德之美。竟不得專政方面。登翼泰階。而感激者不能不為之太息也。君雅好山水。聞有勝絕。未嘗不枉路登覽而銘贊之。感中行見知之恩。及亡。至今分宅以恤其子。其不偷也多此類。中書舍人楊炎常袞皆作碑志。以抒君之志業(yè)。故吏大足令劉袞江華令瞿令問將張滿趙溫張協(xié)王進興等。感念恩舊。皆送哭以終葬。竭資鬻石。愿垂美以述誠。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風(fēng)義之末。尚存衋往。敢廢無愧之辭。銘曰。
次山斌斌,王之藎臣。
義烈剛勁,忠和儉勤。
炳文華國,
孔武
寧屯。
率性方直,秉心真純。
見危不撓,臨難遺身。
允矣全德,今之古人。
奈何清賢,素志莫伸。
偫士立表,垂聲不泯。
蟲豸詩
(七篇,并序)
巴蛇三首其一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詩
總序:天之居物于地也,有獸宜山宜穴,魚宜水宜泥,鳥宜木宜洲,蟲宜草宜腐穢。風(fēng)雨會而寒暑時,山川正而原野平衍,然后郛闬屋室以州之人之宜
(郛闬:意謂筑起城墻。郛,外城。闬,里巷之門?!墩f文·門部》:“闬,閭也。汝南平輿里門曰闬?!保?/span>,人不得其宜,而之鳥獸蟲魚之所宜,非蟲魚獸鳥之罪也。然而自非圣賢,人失所宜,未嘗無不得宜之嘆云。始辛卯年
(辛卯歲:即元和六年。元稹元和五年貶為江陵士曹參軍,而此云六年,疑元稹事后誤記。)
,予掾荊州之地,洲渚濕墊,其動物宜介
(介:指有甲殼之昆蟲或水族。《呂氏春秋·孟冬紀》:“其蟲介,其音羽?!备哒T注:“介,甲也。”)
,其毛物宜翅羽。予所舍,又荊州樹木洲渚處,晝夜常有翅羽百族鬧,心不得閑靜,因為《有鳥》二十章以自達
(達:盧?!耙汕病保剖?。)
。又數(shù)年,司馬通川郡
(通川郡:川,原作“州”,據(jù)蜀本、盧本及《舊唐書·地理二》改。《通典·州郡五·古梁州上·通州》:“西魏改為通州(原注:以居四達之路,故改)。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通川郡。大唐因之?!敝菰煌ㄖ?,郡曰通川,其實一也。)
,通之地,叢穢卑褊,烝瘴陰郁,焰為蟲蛇,備有辛螫
(辛蟄:原指毒蟲刺蟄人,此喻指荼毒,虐害。)
。蛇之毒百,而鼻褰者尤之
(鼻褰:謂毒蛇之鼻向上。參下篇《巴蛇》。)
。蟲之輩亦百,而虻、蟆音莫、浮塵、蜘蛛、蟻子、蛒蜂之類,最甚害人。其土民具能攻其所毒,亦往往合于方籍
(方籍:醫(yī)書。方,藥方。)
,不知者,遭輒死
(遭:盧本、楊本、全詩作“毒”。)
。予因賦其七蟲為二十一章,別為序,以備瑣細之形狀,而盡藥石之所宜
(藥石:藥劑與砭石,此泛指藥物。)
,庶亦
叔敖
之意焉
(
叔敖
之意:孫叔敖,春秋楚國人,年少而心仁。嘗遇兩頭蛇,畏他人重見而喪生,殺蛇而埋之,時人以為積陰德必有善報。事詳漢賈誼《新書·春秋》。)
。
巴蛇三首序:巴之蛇百類,其大蟒,其毒褰鼻
(褰鼻:白花蛇之別稱。宋莊季?!峨u肋編》卷下:“《本草》載,白花蛇一名褰鼻蛇,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九月十日采捕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一·白花蛇》:“蘄蛇,褰鼻蛇?!薄踞屆恳茏趭]曰:“諸蛇鼻向下,獨此鼻向上,背有方勝花文,以此得名?!保?/span>。蟒,人常不見;褰鼻,常遭之。毒人則毛發(fā)皆豎起,飲溪澗而泥沙盡沸。驗方云:攻巨蟒用雄黃煙
(雄黃:礦物名,亦名雞冠石,橘黃色,有光澤,中醫(yī)用作解毒殺蟲藥。晉葛洪《抱樸子·登涉》:“昔圓丘多大蛇,又生好藥,黃帝將登焉,廣成子教之佩雄黃,而眾蛇皆去?!保?/span>,被其腦則裂
(被:蜀本、盧本作“破”。)
,而鷣鳥能食其小者
(鷣鳥:亦稱負雀,鷂之別稱?!稜栄拧め岠B》:“鷣,負雀?!惫弊ⅲ骸苞?,鷂也。江南呼之為鷣,善捉雀,因名之?!保?/span>。巴無是物,其民常用禁術(shù)制之
(禁術(shù):巫術(shù)符咒之法?!逗鬂h書·徐登傳》:“登乃禁溪水,水為不流。炳復(fù)次禁枯樹,樹即生荑?!保?/span>,尤效。
引用典故:
叔敖瘞
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
翻紅燄,盤身蹙白花。
噴人豎毛發(fā),飲浪沸泥沙。
欲學(xué)
叔敖瘞
⑴
,其如多似麻。
⑴ 叔敖瘞:見本卷《蟲豸詩七篇》序注。
蟲詩十二章讀嘉禾譚梁生雕蟲賦而作
其一
蜘蛛
明末清初 ·
錢謙益
五言律詩
(并序)禾髯進士譚埽著蟲賦三十七篇援據(jù)古今極命物理自稱原本于莊子蟲天之道及其遠祖景升化書而吾竊窺其指意蓋亦荀卿子請陳佹詩之意有托而云者也元微之司馬通州賦七蟲詩二十一章其自序以為備璅細之形狀而盡藥石之所宜庶亦
叔敖
之意傳稱禹鑄九鼎使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仁人君子之用心古今一也余讀禾髯之賦愾然嘆息作蟲詩十二章以詒之微之固云蛇之毒百蟲之輩亦百而賦止于七蟲禾髯之賦蟲亦以百計而余詩止于十二蟲余之意即微之之意亦即禾髯之意也夫癸未三月十六日
著物橫絲巧,謀身長踦周。
螫人惟果腹,送喜又當頭。
映日文偏著,漫天網(wǎng)不收。
禁持憑鼠婦,吞噬莫相尤。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