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曲阜人,字宗文。景泰間進士,天順初為少詹事,侍東宮講讀。成化初以言兵事,為諸武臣所不滿,給事中、御史亦交章駁之,下獄,謫漢陽知府。后復故秩,蒞南京詹事府。
孔公恂(1413年4月16日—1471年6月25日),字宗文,山東曲阜人,孔子五十八代孫,屬宮端戶,進士出身。景泰五年(1454年)會試考試時,孔公恂聽聞母親得病,便回鄉(xiāng)不赴廷對。明代宗向禮部問明原因后,遣使召孔公恂覲見。其入見當日已到正午,不及準備試卷,代宗命翰林院給以筆劄??坠堑诙椎谑拿M士,隨即丁母憂歸縣。衍圣公孔彥縉去世時,其孫孔弘緒幼弱,代宗詔遣禮部郎治喪,而孔公恂代理衍圣公府的家事。天順初年(1457年)授禮科給事中??缀刖w襲封衍圣公后,大學士李賢把女兒嫁給孔弘緒,孔公恂于是與李賢有交往。李賢對明英宗進言道:“孔公恂是孔圣人的后人;司馬恂是宋朝大賢人溫國公司馬光的后人。他們適合輔導太子?!泵饔⒆诖笙?,于是拜兩人為詹事府少詹事,侍東宮講讀。明英宗退朝后對周皇貴妃稱:“我今天讓圣賢的子孫當你兒子的老師?!敝芑寿F妃具冠服拜謝,宮中傳以為盛事。明憲宗即位后,孔公恂改任大理寺左少卿??坠Υ烁械讲桓吲d,上疏自稱不懂法律,于是復任詹事府少詹事兼左春坊左諭德。成化二年(1466年)孔公恂上疏談軍事,武臣嘩然,科道官員紛紛彈劾,被下獄論罪,貶為漢陽府知府,未及上任即遇父喪丁憂。守喪結(jié)束后,商輅請恢復孔公恂的職位,改任南京詹事府少詹事,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卒于官。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廣東順德人,字中美。天順元年進士。授濱州知州。以勸農(nóng)為首務(wù),又取《呂氏鄉(xiāng)約》教民,修學校,延儒師。丁艱去,民憐其清苦,聚錢逾境饋之,不肯受。歷漢陽知府,官至貴州布政司左參政,所至皆勸農(nóng)重教,清廉自持。卒年七十五。
何淡(1424年—1498年),字中美,廣東廣州府順德縣葛岸堡良教村人。廣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進士。歷山東濱州知州,丁內(nèi)艱,服闋,起升工部虞衡司員外郎,出為漢陽府知府。官至貴州左參政。乞終養(yǎng)歸。卒年七十五。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山西永寧人。弘治三年進士。授御史。十五年,疏言時政,以涉及東廠,下詔獄。后得同僚交章論救得釋,終官漢陽知府。
車梁(1455年—?),字茂賢,山西太原府石州(今離石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九名,三甲第四十三名進士。五年任江西永豐縣知縣,九年六月選授陜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十年八月實授。丁憂,服闋,十三年二月復除浙江道,巡按遼東。弘治十五年,因條列時政,稱東廠、錦衣衛(wèi)有所獲盜,下法司,法司不敢平反。下詔獄,被給事中御史交相上疏論救得釋。十八年巡按浙江,正德四年出為荊州府知府,官至漢陽府知府。六年正月考察以不謹閑住。
人物簡介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四【介紹】: 明山東壽光人,字子深,號范泉。劉澄甫弟。正德舉人。累官漢陽知府。善詩,嘉靖中與澄甫及石存禮、藍田、馮裕、陳經(jīng)、黃卿、楊應奎等人結(jié)詩社,互相唱和。后輯所作名《海岱會集》。
淵甫字子宏,澄甫弟。正德庚午舉人,官漢陽知府。有《海岱稿》。
人物簡介
【生卒】:?—約1558 【介紹】: 明真定府真定人,字東陽,號樵村。嘉靖二年進士。授南陽知縣,歷官陜西按察副使。被劾貪濫,謫山東鹽運同知。后累官兵部右侍郎,總督三邊軍務(wù)。在任數(shù)年,筑邊墻,開軍屯,數(shù)退韃靼軍入侵,邊人賴之。官至戶部尚書。維基
賈應春(1499年—1560年),字東陽,號樵村,直隸真定府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正定縣)人,官至刑部尚書、戶部尚書。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會試第258名,三甲第76名進士,初授河南南陽縣知縣,升和州知州。入朝為南京刑部員外郎,升郎中,改北京刑部,歷任潞安府、開封府知府,升任陜西副使。未赴,河南巡按陳蕙彈劾其貪濫,貶山東鹽運同知,陳蕙亦連坐被貶。嘉靖二十六年由漢陽知府再升任陜西副使,二十七年升陜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期間平定寧羌民變。二十八年升陜西按察使,二十九年升陜西右布政使,再晉左布政使,三十年拜為右副都御史、陜西巡撫。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與俺答汗在延綏交戰(zhàn),上捷報。雖然巡按御史吉澄極言敗狀,世宗仍然錄其有功。次年,罷宣大總督蘇祐,以賈應春代人,當時恰逢替代賈應春未抵達,令其仍然擔任舊職。當時蒙古再入侵,總兵官姜應熊守紅井而偷襲,斬首一百四十馀級,晉升賈應春為右都御史。此后蒙古入寇永昌、西寧,為守將所破。番人入鎮(zhèn)羌,總兵官王繼祖擊敗。久之蒙古五千騎入犯環(huán)慶,為都督袁正所破,掠莊涼,守將邀斬一百二十人,世宗再予應春一子官。此后在邊疆數(shù)年,構(gòu)建邊疆防備墻垣一萬一千八百馀丈,在花馬池等地軍屯。之后拜為南京戶部尚書,未任,召改刑部尚書,又改戶部尚書。三十七年進階資政大夫,以病致仕歸鄉(xiāng),三十九年卒,年六十二,贈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以善。嘉靖間舉人。任增城知縣,移崖州,居官得民心,擢開封同知。遷漢陽知府,疏鑿涢水,溉田千頃,后人名之盛公河。后被誣劾歸,家居貧困卒。
人物簡介
范之箴(1517年—?),字從敬,號鏡川,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民籍。曾歷漢陽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聯(lián)捷乙未科進士。初任行人司行人,轉(zhuǎn)司正。升工部都水司郎中,出為湖廣永州府、漢陽府知府,升本省參議,遷山東兵備副使,晉湖廣參政。官至云南按察使,罷歸。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徽州府歙縣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歷南京工部主事,出督儀真廠兼視漕。令諸閘啟閉以時,凡阻撓者皆置以法。以此得罪權(quán)貴,借故量移安吉州同知。官至漢陽知府。年五十八致仕。
程金(1518年—1597年),字德良,號麗川,直隸徽州府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進士第二甲第八十二名。吏部觀政,授南工部主事,三十六年春考察降調(diào),量移安吉州同知。升長沙府通判、河間府同知,調(diào)戶部員外郎,丁憂歸,服除官如故。進貴州司郎中,督餉薊鎮(zhèn)。累官湖廣漢陽府知府,以病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532或1533—1611 【介紹】: 明南直隸松江人,字允執(zhí),號雪居。承恩子。以蔭授應天治中,官至漢陽知府。致仕歸。構(gòu)結(jié)園亭,搜覓古玩。工畫,名重一時。善以枯筆作花,晚年僅寫墨梅。兼工篆隸。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811—1889 【介紹】: 清江蘇元和人,字蔚如,號子山,晚號艮庵。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歷刑部主事、漢陽知府、浙江寧紹臺道等官。晚年家居,筑怡園,為吳中名園,藏法書名畫極多。有《眉淥樓詞》、《過云樓書畫記》等。
顧文彬(1811年—1889年),字蔚如,號子山,晚號艮盦,江蘇元和(今蘇州市)人,進士出身。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顧文彬為官清廉,但因道光年間漢臣不得重用,一直沒有受到提拔。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四起,兵禍延綿各省,清廷被迫起用漢臣平亂。咸豐四年(1854年),顧文彬升為福建司郎中。咸豐六年(1856年)湖北軍情告急,授顧文彬補湖北漢陽知府,一年后又擢武昌鹽法道,成為湖廣總督官秀峰的幕僚軍事,主管戰(zhàn)時經(jīng)濟等事。 1861年,太平軍攻陷蘇州,顧文彬舉家遷往上海。當時上海形勢亦然危急。清廷自顧不暇,困居在上海的官紳只能聯(lián)合自保。顧文彬被公選為代表辦團練。他聯(lián)合蘇州知府吳云、馮桂芬等地方官紳建立“中外會防局”,后又提議向李鴻章的淮軍請求增援。他與吳云等籌措經(jīng)費20多萬兩,排遣船只到安慶迎接李鴻章的救援部隊。在李鴻章和上海租界里的西方勢力聯(lián)手下,上海終于解圍。湖廣總督官文(字秀峰)很欣賞顧文彬,誠邀他回到湖北共事,但遭顧文彬婉拒。1864年夏天,顧文彬舉家從上海遷回蘇州鐵瓶巷。此后數(shù)年一直忙于家族事務(wù)。同治九年(1870年)江蘇巡撫丁日昌的極力推薦下,出任浙江寧紹臺道,治理浙東沿海腐敗橫行的現(xiàn)象。3年后顧文彬再次辭官,之后徹底離開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