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方岳
共 6 首
松石居士。乃崔同知汝慎公自號也。卜筑于雙溪舊洞。取八景為晚景之娛。走書求詠。辭不得已。強(qiáng)掇蕪辭。以酬來教。徒辱雅意。慚謝慚謝。不肖于公。齒德雖愧。宿緣不淺。每念昔日追隨步武。玷污后塵者非一再。正德己巳。始與公同入玉堂。為修撰。庚午。余為正言。公為獻(xiàn)納。同事于諫院。未幾。又移天曹。同給事于郎舍。后余又以直提學(xué)。移銀臺為承旨。公代余為直學(xué)。俄又移拜承旨。同司喉舌。戊寅。余謬膺
方岳
之命。出為黃海監(jiān)司。庚辰。坐累見罷。公又代余交黽為觀察本道。余今落拓居村。殆將數(shù)紀(jì)。專壑自娛。優(yōu)游送老。而公亦名位蹭蹬。累遭譴罷。雖或見敘。每置散班。筑居幽僻。松石自號。頗有山野興致。城中郭外。雖云異處。暮年閑況。依俙相似。平生出處榮落。似與相期。亦非偶然。第恨昔日少年。今作白頭。公之齒日。又多于我。荏苒暮景。云樹懸思。尚未得陪杖屨同老于一壑。尋常傾慕者亦將二紀(jì)于茲。是何中歲相須之勤。而晚來相阻之闊也。用是不能無介然于懷。八詠皆著題。絕止四句。不得寓別意。更掇近詩一首。以寓馀意
明 ·
金正國
七言律詩
十年僚席偶然同,相逐如期與始終。
齒德自應(yīng)高下別,清要曾忝歷揚(yáng)通。
分明入夢青年事,散落如星白首翁。
八景且宜娛晚歲,只嫌時污軟塵紅。
壽陳太史尊公大
方岳
澗云七十
明 ·
董其昌
七言律詩
石家孝謹(jǐn)聞當(dāng)代,蘇氏文章甲九州。
偕隱蚤安鳩杖賜,傳經(jīng)疊見鳳臺游。
東山絲竹閒中賞,北澗煙霞象外收。
試向仙官問名籍,也應(yīng)姓字冠丹丘。
有明朝鮮國賜國一都大禪師禪教都總攝扶宗樹教普濟(jì)登階尊者西山清虛堂休靜大師碑銘
明 ·
李廷龜
四言詩
余不識釋家津筏。故平生不喜談釋。非故有意于排釋也。顧以文字竊虛聲。主盟騷壇三十馀年矣。釋子之逐名求詩者日踵門。如遇開僧韻釋。輒欣然應(yīng)之。亦非故有意于耽釋也。余年尚少。已聞休靜師之名。其詩多傳誦人間。恒愿一見而不可得。松云惟正。即師之傳法沙門也。其渡日本也。數(shù)訪我于京城。我之赴燕山也。贈詩于清川江上。亹亹說師。窮日夜不倦。是時師之亡。已數(shù)年矣。緬挹清芬。時往來于懷。一日公退獨(dú)坐。聞有三僧拱立于外。呼使之前。乃師之弟子葆真、彥機(jī)、■仡也。出示笈中書云。是清虛堂遺稿。仍叉手而拜曰。吾師道業(yè)。有足傳后。而云山深寂??志靡驺?。敢以門徒所記載者為狀。宿齋緘封。千里來獻(xiàn)。愿得相公一言。镵之于石。以不朽吾師。余曰。爾師之道。以無為有。以虛為實(shí)。不待存而存。不待滅而滅。誰得而朽。誰得而不朽。吾夫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于師之道。吾何言哉。三僧起而對曰。道本不同。非敢茍同。然有同而異者。異而同者。伽葉正傳。獨(dú)闡宗風(fēng)者。是固同而異者矣。居家為孝。出世為忠。豈非異而同者乎。唯相公之異其異而同其同者焉。吾師常慕相公之風(fēng)。蓋有默契而冥感者。愿相公之終惠也。仆仆跽拜。經(jīng)歲不去。余嘉其誠而嘆曰。釋教之專心所事。乃如是夫。按狀。師法名休靜。字玄應(yīng)。自號清虛子。以多在香山。故又號西山。俗姓完山崔氏。名汝信。外祖縣尹金禹。得罪燕山朝。謫居安陵。遂為安州人。父世昌。鄉(xiāng)舉為箕子殿參奉。不就。詩酒自娛。母金氏。老無子。一日夢一婆來曰。胚胎丈夫子。故為娿?來賀云。明年庚辰三月。果誕師。三歲。父于燈夕醉臥。有老翁來謂曰。委訪少沙門耳。遂以兩手舉兒?數(shù)聲。摩其頂曰。以云鶴名此兒。言訖出門。莫知所之。以故小字稱云鶴。與群兒游戲?;蛄⑹癁榉稹;蚓凵吵伤?。稍長。風(fēng)神英秀。力學(xué)不懈。事親至孝。主倅愛之。九歲母亡。十歲父歿。伶仃無所依。主倅攜至京。就學(xué)于泮齋。郁郁不適意。與同學(xué)數(shù)人。南游智異山。窮覽形勝。探賾諸經(jīng)。每愴早失怙恃。益感死生之義。忽得禪家頓悟法。遂聽法于靈觀大師。剃發(fā)于崇仁長老。七八年間。遍踏名山。年三十。中禪科。自大選升至禪教兩宗判事。一日嘆曰。吾出家本意。豈在此乎。即解綬。以一筇還金剛。作三夢詞曰。主人夢說客??蛪粽f主人。今說二夢客。亦是夢中人。登香爐峰作詩曰。萬國都城如垤蟻。千家豪杰若醯雞。一窗明月清虛枕。無限松風(fēng)韻不齊。自此韜光鏟彩。不出山門。問道者日益眾。己丑之獄。妖僧無業(yè)。誣引師被逮。供辭明剴。宣廟知其冤。立釋之。徵詩稿覽之。嘉嘆。御畫墨竹賜之。命賦詩以進(jìn)。師即進(jìn)絕句。宣廟亦賜御制一絕。賞賚甚厚。慰遣還山。壬辰。大駕西幸龍灣。師即仗劍進(jìn)謁。宣廟教曰。世亂如此。爾可弘濟(jì)耶。師泣而拜命。請曰。國內(nèi)緇徒之老病不任行伍者。臣令在地焚修。以祈神助。其馀臣皆統(tǒng)率。悉赴軍前。以效忠赤。宣廟義之。命為八道十六宗都總攝。諭
方岳
禮遇之。于是。松云率七百馀僧起關(guān)東。處英率一千馀僧起湖南。師率門徒及自募僧一千五百。合五千馀名。會于順安法興寺。與天兵為后先。以助聲勢。戰(zhàn)牧丹峰。斬獲甚多。天兵遂克平壤。復(fù)松都。京城賊宵遁。師以勇士百人。迎大駕還京都。天朝提督李如松。送帖嘉獎。有為國討賊。忠誠貫日。不勝敬仰之語。又題詩贈之曰。無意圖功利。專心學(xué)道仙。今聞王事急??倲z下山巔。諸將官爭先送帖贈遺。賊退。師啟曰。臣年垂八十。筋力盡矣。請以軍事屬于弟子惟政及處英。臣愿納總攝印。還香山舊棲。宣廟嘉其志憫其老。賜號國一都大禪師禪教都總攝扶宗樹教普濟(jì)登階尊者。自是義益高名益重道益尊。往來于頭流、楓
岳
、妙香諸山。弟子千馀人。出世者七十馀人。甲辰正月二十三日。會弟子于妙香圓寂庵。焚香說法。取自家影幀。書于其背曰。八十年前渠是我。八十年后我是渠。作書付松云、處英訖。趺坐而逝。年八十五。法臘六十七。異香滿室。三七日后始歇。弟子圓峻、印英等阇維奉靈骨一片。舍利三枚。樹浮圖于普賢安心寺。又一片。弟子惟政、自休等奉來蓬山。得神珠數(shù)枚。窆石于崳岾之北。吾東方太古和尚。入中國霞霧山。嗣石屋而傳之幻庵。幻庵傳之龜谷。龜谷傳之正心。正心傳之智嚴(yán)。智嚴(yán)傳之靈觀。靈觀傳之西山。此實(shí)臨濟(jì)之正派。而惟西山獨(dú)得其宗云。所著禪家龜鑒、禪教釋云水壇各一卷。清虛堂集八卷行于世。噫。師之道。余雖未詳其淺深。師之稿。余既玩繹而卒業(yè)矣。觀乎詩。足以知師自得之趣。觀乎文。足以知師造詣之高。雖其語或不雅馴。言言皆活。句句飛動。有似古劍出匣。霜風(fēng)颯然。往往酷似開元大歷。渠家惠休、道林不論也。況也遇患難不失其守。乃能結(jié)主知于縲紲之中。徵稿命制之榮。御筆詩畫之錫。誠前古所未有之殊眷。而逮乎國難。糾義旅助天兵。收復(fù)三都。迎還大駕。便納賜印。拂衣還山。其出處之節(jié)。無愧古人。夫士生斯世。孰不欲遇知于時君。立功名以自顯。然而抱才不售。沒世無聞?wù)吆魏蕖=褚陨街幸痪l衣。乃能名達(dá)九重。聲施后世。孰謂禪門能辦此功業(yè)歟。銘如是。不愧吾筆歟。其銘曰。
金天之西,薩水之濱。
淑氣亭毒,乃降真人。
仙婆抱送,釋老提攜。
天開寶光,帝借金鎞。
靈符妙契,秀骨超凡。
蚌珠出海,龍鏡發(fā)函。
失怙無依,千里負(fù)笈。
淹貫諸家,卓然自立。
乃超覺路,遂登法席。
祖月重輝,群昏一廓。
馀事詩聲,上徹楓宸。
殊恩異渥,榮耀千春。
身雖巖穴,忠不忘君。
遇難一呼,義旅如云。
協(xié)助天戈,憑仗靈祐。
驅(qū)除腥穢,福我寰宇。
出而濟(jì)世,名動華夷。
入而修定,法闡宗師。
在掌靈珠,虛明自玩。
倘來榮辱,如夢一幻。
瞻彼妙香,與夫金剛。
寔唯凈界,宜我法王。
來往諸天,百靈護(hù)持。
乘化返真,去又何之。
功紀(jì)人間,道在山中。
一片貞珉,萬古英風(fēng)。
贈王參裕進(jìn)士
(有引)
明末清初 ·
韓上桂
參裕王公以名進(jìn)士試績百里,異錦裁云,仙鸞映日。然而朱絲逸響,非里耳所能酬;雞肋微鮮,豈牛刀所可用。遂遠(yuǎn)梧干,下集棘藩。信五嶺之生輝,非九苞之累彩。車轍未至,景慕已多。旆影初臨,依歸轉(zhuǎn)切。然而愚生幽崖,局處自比寒蟲。埳井微觀,未瞻巨浸。心雖伊邇,跡猶未親。俄而公奉
方岳
之章,效華封之祝。徑趨金闕,遠(yuǎn)別炎荒。是高山竟?fàn)杽谡埃櫭瑟q然莫遇也。予慕公風(fēng)流,仰公雅韻。終不可當(dāng)吾世而失公,又豈可當(dāng)公世而失吾乎?偶從思約山人所檢得緗帙,走筆用賦,少致其意。鐘期非遠(yuǎn),流水寧虛?伯樂已逢,長鳴不謬。愿言引玉,以當(dāng)投桃。
舉眼望千古,逍遙能幾人。
子瞻差解意,如來幻化身。
詩名滿天地,逸氣逼嶙峋。
出作江湖客,入為廊廟臣。
鶴峰留妙跡,郁水證前因。
此意誰能達(dá),王公堪與倫。
王公本是金臺彥,萬里霜蹄倏欲遍。
赤電驚從足下生,遙望吳門懸匹練。
賦性蕭疏雅不群,胸函五色吐靈文。
東波風(fēng)韻真相似
(波,疑當(dāng)作“坡”。)
,西蜀精華恍共分。
住世常懷出世意,簪紱儼帶云霞?xì)狻?div class="w8y4si6" id='poem_sentence_10_643507_comment'>
荀令奇香盡日留,王喬仙舄凌云至
(以下雜稿選底本原有缺頁)
。
■月十二日喜得曾孫長齡詩以志之二首
其二
清初 ·
查慎行
五言律詩
須鬢何須鑷,孫枝又茁庭。
渾忘吾短景,且祝汝長齡。
仍世慚黃甲,他年免白丁
(
方岳
石孫受命詩得免白丁奚啻足)
。
留傳窮事業(yè),十葉有專經(jīng)
(予家自大理公而下衣冠凡十世矣)
。
蘭亭秋禊
當(dāng)代 ·
錢之江
越中遺烈地,云雷森萬壑。
郁郁平吳氣,山勢如相搏。
趣駕發(fā)蘭渚,千載踐一諾。
蓐收新用事,撩亂吹隕萚。
恍聞永和人,觴詠振林薄。
岸幘俛長流,形骸何脫略。
功業(yè)不可期,疏水亦云樂。
嗣音乃絕響,再拜傾桑落。
風(fēng)雅棟撓時,往往仁人作。
勖哉二三子,五鹿
方岳
岳。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