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正三節(jié)肇春祥,茶宴重華例有常。
黃閣玉堂胥就列,赤文仙藻首成章。
什研麗則抽中秘,箋授臣鄰侍左廂。
四庫昨曾賡竹素,百城茲又詠琳瑯。
涵書味復融詩味,挹茗香頻沁墨香。
照以青藜卑漢閣,積來元圃陋曹倉。
府區(qū)典籍西都固,美埒球玕禹貢梁。
漫詡鄴侯簽插架,浪吟何氏屋連床。
乙光偕賦乙未宴,甲觀聯(lián)披甲子裝。
各按部分部系句,總臚目舉目歸綱。
宋金鉊槧元明繼,經(jīng)史精華子集襄。
續(xù)后韋編王弼注,箋依毛傳鄭公鄉(xiāng)。
呂詩真鑒屬元汴,周禮精鋟標建陽。
纂附闕官逸教補,解求盲左癖奚忘。
腴詞音辨唇兮齒,墨守疵攻膏與肓。
紅印鄂州沾紙濕,繆紋晉第帶蕓薌
中書劄付胥徒掌,小字巾箱尺寸強。
繢匠六經(jīng)貽越殿,學童四子溯衢庠。
詳申鄒邑推張栻,廣梓閩中衍野王。
跡對??規(guī)嘗紀數(shù),類虛班藝匪遺亡。
惟欣文景能休養(yǎng),亦曰明章號治康。
五代即隋尚如檜,兩家改煦并存唐。
考鈔涑水聊稽異,鑒刻廬陵肇間行。
具本末全啟馮谷,念終始典冠羲黃。
提其要取括繁冗,糾厥繆爰資救匡。
真筆幾家窺筆削,確評誰某匯評量。
重儓藍本癡循顧,半壁黃圖僻剩杭。
上下歲三千可計,寓卮說九百相望。
志皆論也遷仍況,蝶或周與紱寫莊。
爭逞儀秦用嬴趙,特模耕織更農桑。
洪懷逸少筆隨記,程演仲舒意寓良。
鐘鼎蟲魚亞爾雅,形聲點畫匹凡將。
虞初嗣漸淆群喙,摯別沿徐擷眾芳。
紉佩秋蘭托湘沅,翻階春草接池塘。
拾遺句配黃金匱,九注函翻敗錦囊。
淮蔡仆碑壓山斗,溪潭游記辟蠻荒。
博夸五百狐留腋,巧遇一雙劍合铓。
思潁手排雜琴局,和陶神遇引壺觴。
箕弓裘冶兄師教,輪輅水冰賓客場。
了識佚名錄枚傅,不收新律韻宮商。
遺蘇文選疑難解,憶杜正宗慨以慷。
賦擬青錢蓋小技,考憑玉枕祇專長。
金源印獨疇驂靳,宋影謄佳擬頡頏。
聞擴九師通奧窔,說宗七日契微茫。
贊爻象彖猜圖馬,徵夏商周愛餼羊。
會讀論須淳祐蔡,艷題名訝狀元張。
頡篇約譜物從朔,內則少儀謙弗遑。
年表自然堪綴范,長編焉肯遽儕光。
河山故汴雁橫塞,風月清波雀處堂。
魯語馀猶傳孔圣,臺儀精敢企軒皇。
全圖庚鼎足冠冕,雜記金壺頗博詳。
屈子志寧在草木,劉郎詞早葉笙簧。
友朋輞水言都妙,昆弟盤洲譽最揚。
寫筆鉤摹觀太乙,琴偏鄭重牒文昌。
義原靡盡圣經(jīng)大,音所由生樂記彰。
瑣載續(xù)貂補安取,瑰譚鑄象怪何妨。
戈矛西蜀乃同室,斧鉞東萊空望洋。
才雋左司宜柳替,謀深內相為裴傷。
大都叢簡搜瑜瑾,勝國雕梨太莠稂。
王侍書饒瘢且垢,元才子直走而僵。
輯今弆古非同事,天祿文淵故別藏。
贗制還因重訂正,兼權嚴與判低昂。
二坊私版官三舍,諸邸外儲內兩廊。
樞頫璧貞昌晉振,趙韓陳岳廖余汪。
流傳手眼衡殊允,繪盡須眉興欲狂。
少益貴乎多益善,前思作矣后思臧。
盤螭璽疊登璚笈,縈虬章鮮揭寶房。
寵賁天顏知有喜,褒題奎翰訓無疆。
聚珍井井超模范,掃葉紛紛對勘戕。
聯(lián)詠服膺源出水,蕆編拭目派歸滄。
舊時寢息仰霄漢,此日書聲達尚方。
銘著昭仁深體驗,行斯未逮敢無蘉。
⑴ 書自乾隆甲子重裝以來凡有所得均簽書年月以志鑒藏先后
⑵ 宋版及影宋鈔全入題詠亦如四庫全書例以經(jīng)史子集為次其元明版則各舉其尤佳者入詠
⑶ 公羊解詁建即何休注徐彥疏宋本末有鄂州州學官印臣程景伊
⑷ 程公說春秋分記書未有元大德間奉江浙行中省劄付紅印
⑸ 楊甲六經(jīng)圖書籍印有宋緝熙殿臣王際華
⑺ 六經(jīng)之名始見莊子天運篇謂吾何以規(guī)老??哉及六經(jīng)先王之陳跡云云臣蔡新
⑻ 漢書藝文志無史類蓋是時諸史未興如楚漢春秋?書今入史類者皆在春秋類匪闕遺也
⑼ 唐書監(jiān)宋祁歐陽修改劉煦舊唐書明本廿一史遂不收煦作論者謂舊書自有勝處武英殿板新舊并存
⑽ 朱子資治通鑒綱目本是書初刻溫陵別其綱為提要此乃繼刻廬陵者綱目分行間列如春秋經(jīng)傳例
⑾ 袁樞通鑒紀事本末按樞昉為此體馮琦宋元紀事本末谷應泰明紀事本末皆襲之臣稽璜
⒁ 歷代史書雖未備然已具編年紀事兩體可得經(jīng)世之全臣阿思哈
⒃ 南革經(jīng)人有莊子像明永樂間舍王紱奉敕作贊
⒄ 汪綱農桑書軒向曾題刻樓璹耕織圖于多稼茲書乃集陳敷農書秦觀蠶書及樓璹耕織圖詩成之
⒇ 五百家注昌黎集十輯者自夸摭拾之富實祗百四八家而已
(21) 五百家注柳子厚集乃校武英殿舊貯因新得五百家注韓集取之同為韓醇刊本足稱雙璧
(22) 徐陵玉□新詠傅按文選古詩十九首不著作者姓名其云枚乘毅之詩僅見于玉臺新詠臣王杰
(23) 姚鉉唐文粹體此書祇收古詩而不及律自屬有見
(24) 真德秀文章正宗而其自序以自昔集錄文章者若杜預諸家湮沒不傳行世之昭明文選唐文粹二書未得源流之正云云
(25) 吳兢貞觀政要之乃金時版祗此一種為世所罕見
(26) 藏書家競貴宋槧今遠內府所儲影抄各種精好實有過雕本者
(27) 王宗傳童溪易傳數(shù)其說主義理以言象
(28)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按司馬光作通鑒先徘長編燾紀宋事不敢自謂續(xù)通鑒但云續(xù)長編而已
(29) 新儀象法要圜宋蘇頌編當時臺郎所肄理精皇祖學契穹會通西法欽定數(shù)蘊儀象考成諸書實足為天下后世法
(30) 以大臨考古圖銅輯繪三代秦漢玉古器首載庚鼎
(31) 李肇國史補傳記肇續(xù)之劉餗作國朝臣汪永錫
(32) 以上元版入選者共八十馀部今略舉數(shù)種以例其馀
(33) 內府所藏明版指不勝屈今取其最精者尚得二百五十馀部
(34) 明版黃伯思東觀馀論精是書內有法帖刊誤一釋種辨正王著之失頗稱核欽定淳化閣帖文考異多采之臣曹文埴
(35) 白氏長慶集逮當時元白齊名其實微之不樂天遠甚也
(36) 舊藏宋金元明版書籍匯為天祿琳瑯至新輯錄之四庫全書則特建文淵文源文津三閣分貯之
(37) (近因重校天祿琳瑯舊藏凡偽充宋元槧卯者俱詳加別擇改正)。(御制)
(39) 祝穆云建寧崇化麻沙二坊號圖書之府今所藏有建本麻沙本蓋宋時坊書其監(jiān)本則官版也
(40) 中有東宮書府晉府諸印又內殿緝熙殿諸璽乃東西廊書庫物
(43) 新安汪綱有以上七家皆宋時刻書姓氏惟余氏勤堂則自宋至元明世守其業(yè)
(44) 諸書中如漢書唐書紏繆久經(jīng)鑒賞流傳確有可據(jù)
(45) 漢書前有趙孟頫王世貞像楚辭前有屈原朱子像
(46) 有一書而自兩部以至十數(shù)部之多者臣紀昀
(47) 有一書而宋元明各有梓本以后仿前而并工者兼為收錄
(49) 內最善本如前漢書資治通鑒綱目九家注杜詩皆命寫御容于卷端臣陸錫熊
(50) 殿武英聚珍版制極精良簡備如書中明無錫華氏銅活字長慶集亦此法然致用較為不便
(51) 諸舊本皆完善精確憑以較對或可少免掃葉之誤
(52) 委一御制三閣記并以水言文涵匯萬有源貫以田部為六義乃詩之淵源也臣陸費墀
(54) 上書房即對此殿皇子讀書聲每達于此向曾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