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瑛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東平人,字維綱。弘治三年進士。授阜平知縣,改滑縣,召拜御史,巡按蘇松等府,嚴懲私設水牢之豪家,一方肅然。累官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嘉靖六年為三邊總制,御吉囊有功,為兵部尚書。會大同兵變,憲設計平定。在職請立京營分伍操練法,諸將不得借內府供事規(guī)營操。前后歷官四十余年,以年滿七十乞休。卒年七十三。
維基
王憲(1467年—1537年),字維綱,號荊山,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
弘治庚戌進士,官至兵部尚書。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
歷任阜平縣、滑縣知縣,九年六月選授江西道試御史,十年八月實授,十二年巡按陜西。
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升任大理寺右寺丞,三年五月轉左寺丞,十二月再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清理甘肅屯田,改甘肅巡撫。
五年入為太仆寺少卿,六月接替王彥奇任右副都御史、遼東巡撫,丁憂歸。
服闋,八年十一月改任撫治鄖陽,九年八月關陜兇荒,饑民流徙,改駐漢中等處,以安撫流民。
十一月調任大同巡撫,后因應州抵禦戰(zhàn)功,而蔭子王汝成為錦衣衛(wèi)世襲百戶。
十一年(1516年)十月以病乞致仕,不許,尋升為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陜西,十二年三月入為兵部左侍郎。
十三年五月,兼左僉都御史、提督軍務,與提督太監(jiān)張忠、左都督朱泰率團營兵二千人,平定涿州至蘆溝橋近畿盜亂。
明武宗南巡時,命其督理軍儲。
正德十六年正月代替王瓊為兵部尚書、提督團營。
明世宗即位,王憲被給事中史道彈劾后,自請去職。
嘉靖四年(1525年)十二月,朝廷舉薦鄧璋及王憲為陜西三邊總制兵部尚書,為言官所反對,世宗仍然堅持使用王憲。
王憲為部將王宰、史經接連擊敗寇亂。
此后他又率領總兵官鄭卿、杭雄、趙瑛、都指揮卜云等分據(jù)要害擊退吉囊數(shù)萬騎兵,加太子太保銜。
因張孚敬、桂萼排擠,由王瓊接任三邊總制,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改任南京兵部尚書。
嘉靖八年(1529年)八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如故。
當時朔州告急,十二月朝廷舉薦其擔任宣大總督,王憲嚴詞拒絕,而被都給事中夏言、趙廷瑞彈劾罷免歸鄉(xiāng)。
嘉靖十年(1531年)十一月,世宗仍然追念其功,召為兵部尚書,并抵禦蒙古入侵。
十一年九月加柱國光祿大夫,提督團營,其負責京營操練,并裁減軍功冒領者。
大同發(fā)生兵變,王憲最初主張“首亂當誅,馀宜散遣”,而大學士張孚敬與總督劉源清力主用兵,王憲于是不敢堅持此前議論。
但劉源清久攻不下,而北寇又內侵,于是請求令派大將抵禦北方寇亂,而自己專以進攻大同。
王憲批準其奏,因而招致大量言論反對。
此時世宗醒悟大同是重鎮(zhèn),不宜破壞,于是罷兵,叛亂遂平。
劉源清得罪離去。
幾年后,王憲數(shù)次上疏請求致仕,嘉靖十四年三月被許,令馳驛歸鄉(xiāng)。
嘉靖十六年卒于家,十月賜祭葬,贈少保,謚康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1—1545 【介紹】: 明撫寧衛(wèi)人,字志南,號聯(lián)峰。
正德三年進士。
嘉靖七年,由陜西按察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
以劾總兵官趙瑛失事,反為所訐,奪職。
二十年,韃靼俺答入掠山西。
因起鵬故官,旋為宣大總督,以乞餉觸帝怒,受事僅百日而罷。
俺答再入,再起鵬故官,兼督山東、河南軍務。
于邊務頗能經心。
官至兵部尚書。
后以俺答大入,下獄謫戍死。
維基
翟鵬(1481年—1545年),字志南,號聯(lián)峰,別稱翟青天,直隸永平府撫寧衛(wèi)(今河北省撫寧縣)軍籍山東武定州人,進士出身。
官至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治《詩經》,行三,由撫寧縣學生中式正德二年(1507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六名舉人,年二十八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三十七名,第二甲第一百七名進士。
授戶部主事,此后升任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后出任衛(wèi)輝府知府、開封府知府。
此后升為陜西副使,進陜西按察使。
其性格剛介,歷官以清操聞名。
嘉靖七年,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
當時邊疆防備很久都松弛,青壯士兵都被太監(jiān)家用于私自勞役,而邊疆部隊均為羸弱老兵。
翟鵬抵達后,重新整理邊疆防備,并請求賑災饑荒。
后因外寇入侵而停俸祿,此后因彈劾總兵官趙瑛失事而被攻擊奪職歸鄉(xiāng)。
嘉靖二十年八月,俺答汗入侵山西內地,兵部請求派遣大臣監(jiān)督軍儲,因而舉薦翟鵬。
遂恢復官職,整飭畿輔、山西、河南軍務兼督餉。
崔鵬抵達后,俺答汗已經掠奪而去,而吉囊軍復寇汾州、石州等。
崔鵬往來馳驅,沒有戰(zhàn)功,后蒙古離開,于是召還回京。
次年三月,宣大總督樊繼祖被罷免,授翟鵬任兵部右侍郎取代上任。
但因投降者稱大量入寇,加上崔鵬連乞兵餉,招致皇帝大怒,于是令其革職閒住,并罷免總督官不設。
翟鵬僅做了一百天的總督。
同年七月,俺答汗再次入犯山西,掠奪太原府、潞安府等。
兵部請求恢復設置總督,并起用翟鵬擔任故官,令兼督山東、河南軍務,巡撫以下并聽節(jié)制。
翟鵬接受命令時,蒙古已經出塞,于是他請求調用陜西、薊、遼客兵八支,及宣、大三關主兵,兼募土兵進行兵備,并有所斬獲。
嘉靖二十三年,因總兵官郤永等戰(zhàn)功進兵部尚書。
御史曹邦輔曾經彈劾翟鵬,崔鵬亦乞求罷免,沒有得到批準。
同年九月,薊州巡撫朱方請撤諸路防秋兵,兵部尚書毛伯溫于是并撤宣、大、三關客兵。
俺答汗趁機進犯膳房堡,被郤永抵擋,于是迂回從順圣川至蔚州,直抵完縣,京師戒嚴。
嘉靖帝大怒,屢次下詔指責翟鵬。
之后御史楊本深、兵科戴夢桂彈劾其逗遛二致使敵軍進犯京畿。
于是下詔獄,死于獄中。
隆慶初年,恢復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