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國道者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廬山神仙詩 東晉 · 湛方生
四言詩
序曰:尋陽有廬山者。盤在彭蠡之西。其崇標(biāo)峻極。辰光隔輝。幽澗澄深。積清百仞。若乃絕阻重險。非人跡之所游。窈窕沖深。常含霞而貯氣。真可謂神明之區(qū)域。列真之苑囿矣。太元十一年。有樵采其陽者。于時鮮霞褰林。傾暉映岫。見一沙門。披法服獨(dú)在巖中。俄頃捺裳揮錫。凌崖直上。排丹霄而輕舉。起九折而一指。既白云之可乘。何帝鄉(xiāng)之足遠(yuǎn)哉。窮目蒼蒼。翳然滅跡。《詩》曰:
吸風(fēng)玄圃,飲露丹霄。
室宅五岳,賓友松喬。
⑴ ○《類聚》七十八。《詩紀(jì)》三十六。
湛湛佛身。不離三界。明明經(jīng)卷。只在一塵。剖一塵而經(jīng)卷舒。豈俟于貝多葉上。了三界而佛身現(xiàn)。寧居于娑婆樹間。楚金范以非真。海墨書而莫盡。是曰恭敬。是曰受持。不虧不崩。無喪無得。四魔以之恐懼。二乘以之震驚。然后從智起悲?;卣嫒胨?。于圓常路。開方便門。導(dǎo)彼出生死之源。令其踐圣賢之轍。就泯相而示相。向絕言而演言。報化于是乎垂形。漸頓于是乎立教。忉利未下。優(yōu)填遂琢于旃檀。俱尸已滅。迦葉乃集于妒露。金容螺髻。瞻之者萬福攸同。玉軸瑯函。聞之者百祿是總。津梁六趣。耳目偫生。天上人間。何莫由斯者矣。廬山者。影搖匯澤。根蘸湓江。既曰洞天。亦稱德鎮(zhèn)。名花吐其錦繡。幽鳥嗚其笙簧。雨過長空。積翠出數(shù)州之外。春來平陸。凝煙當(dāng)萬戶之前。西林寺者。曇現(xiàn)訪落已來。惠永經(jīng)綸之后。陶范光祿為檀越于晉朝。歐陽率更撰豐碑于隋代。年既綿邈。事亦周詳。水閣院者。即貞元間齊朗律師之所居也。朗師精通律部。宏護(hù)法門。屢陟香壇。廣度緇侶。江西佛法。于焉而昌。天下鴻名。于焉而振。逮乎皇唐再造。上德中興。真風(fēng)頹而復(fù)揚(yáng)?;廴栈瓒鼤?。斯院藏經(jīng)。即褒國孝定公奉烈祖元宗之仙駕。答今上之睿恩。舍其俸金之所造也。爰是鯉飛東海。馬化南朝。郁為帝宗。兼開相府。器度高邈。識量宏深。孝以承家。忠以奉上。闔門雍睦。棣萼和諧。然而諦信佛乘。歸依法寶。雖廣陽輔魏。竟陵佐齊。無以尚之。念斯院也。每萃真徒。猶虧海藏。藏之弊者。以其行之密。宇之小。施之忙。工之攘所致矣。我則加其墨。增其紙。偉其軸?;制浜Y旅級壑?。臘高之士?;蛴昊钁{幾。雪夜臨燈。無眇視之艱哉。孝定公于是親灑神毫。遍題經(jīng)目。結(jié)因緣事。表殷重心。緗帙己周。錦絳告僝。追二圣在天之駕。祝吾皇無疆之休。慶贊云畢。不幸孝定公薨。當(dāng)不渝之時。自書遺誡。囑累是經(jīng)矣。保定縣公安吉縣公。情切友于。心存求矣。欲資冥祐。兼助良緣。由斯建其藏殿矣。市徂徠松。度豫章木。般輸獻(xiàn)藝。離朱督繩。獸拿綺錢?;ǚ衷寰?。熒熒列宿。夜逼璇題。潺潺系湍。秋和金鐸。凡行宮之內(nèi)藏。藏心之佛像。供養(yǎng)什物。靡不畢備。兼置真堂。迎孝定公真容于其西序耳。亦既見止。忽驚魏邴貞姿。望之儼然。似得劉雷高趣。斯院即上京右街演教大師為他年肥遁之所。經(jīng)藏將畢。亦命而尸之。夫報天倫之義。懷陟岡之情。結(jié)勝事于名藍(lán)。樹良因于寶藏。使其覽之者。因指見月。自教明心。此之為福。福亦大矣。此之為報。報無加焉。何止薦香魂于安養(yǎng)之都。助真識于歡喜之地。故賈瓊問恕。文中子曰。為人之弟者。以其兄之心。推而達(dá)于天下。斯可矣。二縣公其恕乎。云真才愧披文。詞非尚寶。叨蒙英顧。令紀(jì)芳猷。輒率愚懷。謹(jǐn)為銘曰。
佛即三界,經(jīng)在上塵。
一塵經(jīng)卷,三界佛身。
悟則無上,剖則正真。
不垢不凈,無我無人。
般若觀空,區(qū)和涉有。
為象王回,類獅子吼。
八藏流通,三葉傳授。
詮以真心,生從佛口。
峨峨廬阜,郁郁西林。
惠永遁跡,齊朗修心。
水擊清響,松偃繁陰。
香燈熠耀,臺殿嵚岑。
懿哉定公,建斯經(jīng)藏。
字粗軸偉,邪恢函壯。
齯齒之僧,龐眉之相。
披閱研精,實(shí)為現(xiàn)量。
定公薨矣,疇薦重泉。
怡怡情切,綽綽心專。
架樹紺殿,成就元詮。
惟二縣公,畢此良緣。
日映綺窗,云凝繡闥。
楶棁穹隆,欒櫨轇轕。
勝果克臻,福田彌闊。
用薦貞魂,永歸解脫。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天。
堂之北,據(jù)層崖積石,綠蔭濃鮮。
堂東瀑布飛懸。
似雨露霏微珠貫穿。
有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陰晴顯晦,霧吐煙吞。
右抱琴書,左攜妻子,杖屨從容盡暮年。
平生志,賴清泉白石,實(shí)聽余言。
附:白樂天廬山草堂記:匡廬奇秀,甲天下大山。山北峰日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yuǎn)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洞北戶,來陰風(fēng),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木斲而已,不加丹;墻圬而已,不加白。磩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纻幃,率稱是焉。堂中設(shè)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三兩卷。樂天既來為主,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云石,自辰至酉,應(yīng)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nèi)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問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乎地;臺南有方池,倍乎臺。環(huán)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松下多灌叢,蘿蔦葉蔓駢織,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風(fēng)氣,如八九月時。下鋪白石,為出入道。堂北五步,據(jù)層崖積石,嵌空垤堄,雜木異草,蓋覆其上,綠陰蒙蒙,朱實(shí)離離,不識其名,四時一色。又有飛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見,可以永日。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huán)佩、琴、筑聲。堂西倚北崖右址,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脈分線懸,自檐注砌,累累如貫珠,霏微如雨露,滴瀝飄灑,隨風(fēng)遠(yuǎn)去。其四旁耳目杖屨可及者,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nèi)f狀,不可殫紀(jì)爾見縷而言,故云甲廬山者。噫!凡人豐一屋,華一簀,而起居其間,尚不免有驕穩(wěn)之態(tài)。今我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內(nèi)和,體寧心恬哉!昔永、遠(yuǎn)、宗、雷輩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載,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余自思,從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門,凡所止,雖一日二日,聊覆簣土為臺,聚拳石為山,環(huán)斗水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日蹇剝,來佐江郡,郡守以優(yōu)容撫我,廬山以靈勝待我,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求焉!尚以冗員所羈,馀累未盡,或往或求,未遑寧處。待余異日,弟妹婚嫁畢。司馬歲秩滿,出處行止,得以自遂,則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書,終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實(shí)聞此言。時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jiān)手?、南陽張深之、東西二林長老湊公、朗、滿、晦、堅(jiān)等凡二十有二人,具齋施茶果以樂之,因?yàn)椴萏糜洝?br />
贈熊處士還山房 元 · 范梈
七言律詩
廬山中有山房,宋李尚書公擇藏書處,今廢矣。?;枥钍蠟槠湎茸鲿糜诮ú荩嘣簧椒?,并祀尚書焉。蓋有慕廬山者矣。聞熊修業(yè)是間,故作此記之。
尚書舊隱在匡廬,亂后傳聞?wù)研妗?div class="qma44co" id='poem_sentence_0_388337_comment'>
祠宇祇今誰薦鞠,鬼神猶自護(hù)遺書。
石泉宛宛輸池細(xì),川樹茫茫映日疏。
不識海昏熊處士,冥棲消息近何如。
廬山誤出此篇垂,多少徐人欲李辭。
今日徐人才更倍,謫仙跽請主僧詩。
五岳之外廬山高,亙二百里阻且遙。
江游二載不一到,山靈憐我入夢相招邀。
我從之去掛酒瓢,云車風(fēng)馭駕兩尻。
洞精矘眄路迷失,亦復(fù)歷歷辨晰明秋毫。
我不知有東西二林寺,大小漢陽紫霄與上霄,但見漱玉亭前三峽橋。
又不知寺棲何賢(棲賢寺。),何林有竹(竹林寺。),以火為蓮(火蓮院。),物有開,必其先(開先寺。),但見玉峽珠簾(泉名。)三疊泉。
泉下潭潭井黝黑(潭名金井。),峽旁堆疊石赭色,渴猿縋飲猊怒擲。
千營萬壘環(huán)滿溪,水初出山破山腋。
一旅孤軍,摧鋒陷堅(jiān)關(guān)隘坼。
水本至柔至平物,遭遇坎坷受偪仄。
其性不馴勢所激,懸流掛空不著壁,亦不到地三層隔。
中一小頓上差直,下闊以長忽復(fù)窄。
分注小澗達(dá)菹澤,飄若散絲紛曳帛。
此泉之源出自香爐峰,正對五老(峰名。)傴僂容。
佛手(巖名。)抽筍尖(有七尖峰。)削蔥,一一筆格排屏風(fēng)。
麻姑大鵬(峰名。)背上坐,吹落鐘梵來何從(空中時聞鐘梵聲。)。
風(fēng)篁禽語如絲桐,不知身已埋云中。
萬竅怒號風(fēng)震屋,屋搖搖如舟逆大浪浮虛空(山高壑大,四面皆空,故風(fēng)力猛。)。
四望洼處坪盂仰,刀耕火耨勞春農(nóng)(山中亦有平地,用刀耕火耨。)。
最高之頂林林蘿生叢(蘿林庵以蘿得名。),下視一氣青濛濛。
城郭聚米江彎弓,風(fēng)帆往來如鳧如黑豆,鄱陽一口可以吸盡稱乾封。
惜吾生也晚,不見明朝兩水戰(zhàn),后擒宸濠前破漢。
倚金鏤床眼中箭,舟膠于淺風(fēng)火亂。
昆陽鉅鹿在平地,此乃天上脩羅大公案,今則時平安所見。
所見惟有古之人,文殊(有臺。)乃化身。
蓮社遇慧永(與何無忌遇者。),衲衣半脛何率真。
樂天草堂春最晚,秋花不厭陶公貧(有故里在。)。
白鹿呦呦引入洞,晦翁講席經(jīng)紛綸。
此外見何物,王文成碑紀(jì)功勒。
帚書大字徑十尺(萬峰寺額,宋太宗書。),神禹遺跡銘石室。
又有羅漢十八軸(元人畫。),達(dá)磨以來之畫冊(丁鵬畫。)。
可惜一二佛殿賃戍卒,柱系刀鞘戟庭植,支灶乃取北海一片石(李邕碑。)
入夜奇觀詫圣燈,大寐忽醒東方白。
急起筆之景毋失,略記八九忘什百。
其中迷徑惑蹊灌莽塞。
云雨在其下,上不見星日。
踏遍其地動經(jīng)月,一夢時半刻。
安得一網(wǎng)收羅歸枕席。
差勝東晉以前人,廬山之名不曾識(東晉以前無與,游廬山者,自開蓮社始。)。
善哉東坡言,他年入山非生客。
按:余兩游江西,不一見廬山面目,歸舟夜讀稼堂先生記,以當(dāng)臥游,記近五千言,讀未竟,睡去,夢中依稀亦有所游,仍是一邱一壑,于廬山無與也。雖然,廬山固高且大,自天地而觀之,直稊米耳,然則游何必廬山?夢何必不廬山哉?約記之旨,用類敘法。
⑴ 大、小漢陽、紫霄、上霄,皆峰名。